其他项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研项目 >> 其他项目 >> 正文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 17:07 作者:社科管理部 点击量:

各相关学院及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创新谋划好“十五五”时期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助力文旅强省建设,根据年度工作计划,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开展2025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要求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出理论与实践应用对策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以及“十五五”非遗系统性保护研究,从不同角度构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传播体系。

三是坚持发展导向,从理论前沿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体现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

二、申报条件

1.课题负责人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鼓励已认定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课题负责人具有独立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4.课题负责人应当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且由1人担任;每名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课题,同时可作为其他课题的课题组成员,超出范围(附件1)的不予受理。重点课题的负责人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职称或博士学位,一般课题申报人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职称。

5.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报课题,须在申报时注明所申报课题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须在申报材料中注明所申报课题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

6.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研究成果申请非遗课题;已获厅局级及以上立项的课题,论证中无新的研究内容的,一般不再申报。

三、资助标准及名额

省文化和旅游厅给予立项课题一定的经费资助,拨付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专门用于课题研究。其中:

重点课题:2万元/项,全省共支持5项。

一般课题:1万元/项,全省共支持10项。

其他课题:5000元/项,全省共支持20项。

非资助课题:项目资金需自筹,全省共支持15项。

四、申报方式

项目申报须通过所在学院或部门申报,不受理个人或个人联名申报。

本项目采取线下的申报方式,项目负责人按申报评审书要求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包括

纸质版材料A4纸打印、左侧装订)

1.《课题申报评审书(附件2)》(一式三份)

2.《论证活页(附件3)》(一式七份)

3.加盖学院或部门公章的《汇总表(附件4)》(一式一份)

电子版材料:

1.《课题申报评审书》(WORD文件格式)

2.《论证活页》(WORD文件格式)

3.《汇总表》(WORD文件格式)

请在规定时间内一并报送至科研院社科管理部

五、成果要求

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并择优立项,成果要求如下。

(一)结项成果需满足以下任一要求。

1.研究成果可转化为实践活动,作为行业案例推广经验;

2.研究成果可转化为具体项目并付诸实施(例如非遗相关的艺术创作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研学旅游项目等);

3.研究成果可转化为政策措施或工作方案;

4.研究成果可转化为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在CSSCI(含扩展版)期刊发表。

(二)结项时间

课题完成时限为6个月以内,立项时间以公布文件为准。逾期未提交课题成果或课题成果未达到验收要求的项目将视情况作撤项处理,不予结项。

(三)结项材料

本次课题结项不再另发通知,请在规定时间内将以下材料电子版、加盖公章的纸质版(壹份)报送至指定邮箱或地址。

1.研究报告或政策文件。课题负责人需以研究报告或政策文件形式提交结项成果,其中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1.5万字。

2.成果摘要。课题负责人需提供结项成果摘要,3000字左右。

(四)成果使用

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成果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及处置权。课题组成员拥有项目成果的署名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发表),项目结项前未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意,课题组及成员不得以陕西省非遗研究课题名义等对外发布研究成果。

按照《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受资助的非遗课题成果(含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总结、数据资料、鉴定证书及成果报道等)在发表、使用时,均应注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补助项目”。

六、工作要求

(一)申报人填报课题组成员有关信息资料前,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并取消申报资格。申报项目时要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二)课题组需根据选题方向及自身研究优势,确定对应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自行设计选题名称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申报课题的研究内容应与非遗行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突出问题导向,申报时提出课题的具体研究思路和实践路径设计

(三)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报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

(四)课题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予以撤销:

1.课题研究成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与批准立项的课题研究设计明显不符;

4.结项成果首次鉴定为不合格,经修改后二次鉴定仍不合格,课题被撤销的,追回已拨付的资助经费。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报或参与申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非遗课题研究。

请各学院及部门于2025年7月10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及电子版)报送至科研院社科管理部。电子版申报材料报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需统一标注为“***学院/部门2025非遗课题申报”,不接受个人报送)。

联系人:薛佳楠

联系电话:029-82203355

电子邮箱:rwskzx@xauat.edu.cn

社科管理部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