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部委项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研项目 >> 国家部委项目 >> 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24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申请说明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6日 17:36 作者: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部 点击量:

各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发布了2024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申请说明,现将申报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和意义说明

为了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管理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为党和政府高层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7年特别设立了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该项目主要资助在已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开展关于国家宏观管理及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重要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应急管理项目每年启动3-5期,资助若干方向的研究。

根据学部对于应急管理项目的一贯指导思想,应急管理项目应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四个方面对政府决策进行支持性研究;研究成果要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要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实际数据/资料/案例的支撑,切忌空洞的讨论和没有实证根据的结论。应急管理项目的承担者应当是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具有深厚学术成果和数据/资料/案例的积累、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的专家。

应急管理项目实行滚动立项,全年接受项目建议。欢迎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和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具体的项目建议。项目建议书应针对立项课题的国家现实需求、迫切性与必要性、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和政策效果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观点、证据和建议,并对国内现有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进行分析。

二、2024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申请指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区域自贸区之一,在全球贸易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对我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及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自2020年我国与东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以来,双边经贸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高度互补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和东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我国已连续14年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在农产品、制造业和高科技产品等领域,双边的贸易额持续增长。然而,面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因此,如何实现双边经贸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经贸一体化合作模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

本项目面向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双边经贸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供应链韧性、跨国企业合作与数据跨境流通安全等问题,以期厘清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与实施路径等,为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课题: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贸易格局面临重塑。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模式,是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本部分研究重点是,充分考虑风险叠加背景下贸易格局重塑,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厘清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影响因素,完善和创新经贸合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实施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框架;(2)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与影响因素;(3)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路径选择;(4)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与政策需求。

子课题1:中国-东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合作战略

深化我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东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减贫,也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多元化,将大豆等农产品国际供应链,从目前过度依赖于南美、北美等地区,逐步转向东盟等周边国家,促进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合作,弥补国内农业供给体系短板。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及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现状、潜力与驱动因素;(2)一带一路、RCEP、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合作的总体思路与基本构架;(3)中国-东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合作的主要影响与溢出效应;(4)中国-东盟深化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主要机制与战略模式选择;(5)中国-东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实现路径与政策机制。

子课题2:中国-东盟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保障机制与策略

中国-东盟区域内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稳定、可持续,是促进双边农业投资和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供应链中断等多源风险给区域内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带来严峻挑战,双方亟待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保障机制,形成有效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双边重要农产品供需现状、趋势及主要供应链模式;(2)中国-东盟重要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问题及主要风险点;(3)定量评估中国-东盟农产品供应链韧性;(4)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供应链安全保障机制及策略。

子课题3:中国-东盟新兴高技术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

随着RCEP正式生效,中国-东盟的贸易投资合作不断加深。在数字经济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兴高技术产品在东盟市场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探索数智技术赋能新兴高技术产品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对策,对于深化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至关重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新兴高技术产品贸易合作的现状、趋势与挑战;(2)新兴高技术产品在东盟贸易合作中遇到的难点、卡点和断点;(3)数智技术赋能新兴高技术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机理;(4)中国-东盟新兴高技术产品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子课题4: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供应链韧性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格局变化以及与东盟RCEP的签署,我国制造业受东盟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和贸易便利化吸引,产业链中生产加工环节加速向东盟转移。如何确保我国制造业产业在外迁过程中既保持稳定又不失控制力,维护并强化供应链韧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供应链韧性的理论基础与关键要素。(2)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转移中的供应链风险内涵与动态演化路径;(3)中国-东盟制造业数字鸿沟影响下的跨境供应链数字化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4)推进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转移与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对策研究。

子课题5: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通的安全与治理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是跨境数字协作的基础,也是各国数据主权与数据安全的战略重点。如何构建可信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体系,是当前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通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通的安全风险与治理困境;(2)构建中国-东盟数据跨境流通的安全与治理框架体系;(3)探索中国-东盟跨境数据流通的安全监管模式;(4)采用区块链、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提出对等管理下跨境数据分布式技术治理方案与政策建议。

子课题6:中国-东盟跨国企业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我国与东盟国家始终保持紧密的贸易合作关系。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明显上升,加上地缘政治因素,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和运营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在此背景下,共同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实现中国-东盟跨国企业合作及其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东盟跨国企业合作及合作模式的现状与趋势;(2)中国-东盟跨国企业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3)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识别机制及风险应对策略;(4)中国-东盟跨国企业合作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与对策。

子课题7: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互联互通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是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的关键物流通道和经济走廊,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互联互通的促进作用,是实现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互联互通现状、挑战与趋势;(2)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互联互通的驱动因素与机制分析;(3)面向平陆运河的北部湾江河海联运物流网络效率评价与优化;(4)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互联互通的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

三、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正在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内从事研究工作、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申请本项目。

(二)申请限项规定。

1. 本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总数2项的范围。

2. 申请人同一年度一般只能申请1项专项项目(含应急管理项目)。

3.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尚未结题的人员,不得作为主持人或参与人申请此次应急管理项目。

4. 遵守《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要求,避免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复资助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本项目试行无纸化申请,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9216。研究期限为10-12个月(202410-202510)。项目启动6个月后进行中期检查与阶段成果的交流。应急管理项目的研究成果最终体现为政策建议报告、媒体报道、研究报告、专著及学术论文等形式。应急管理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将以政策报告作为评价的重点,最终形成的研究报告应围绕所形成的政策报告进行撰写,具体内容应包括:提出的政策报告或建议,支撑政策结论和建议的理论、方法、数据、逻辑等。

2. 鼓励并优先资助团队整体申请本项目。要求申请人将本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申请,其中包含1个总课题和7个子课题,并分别提交项目总体申请书和各子课题申请书,在研究内容中应明确说明本课题与其它相关课题之间的关系,加强各课题之间的合作。总项目负责人需在申请书中介绍子课题分工情况,并附上整体申请项目承诺函(附件),子课题无需提供承诺函。对不能组织团队整体申请,但对某一子课题确有研究优势的单份申请也有可能获得资助,该申请获准立项后申请人将归入整个项目团队。

3. 基金委接受申请书后将组织预评审。接到答辩通知的项目团队,总项目负责人须亲自参加答辩,不按时参加答辩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经评审组专家评议,管理科学部计划择优资助一个团队(评审组专家可能会择优组合团队)。每个子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20万元,总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30万元。

4. 拟申请项目的申请人到基金委网站在线填写2024年度申请书,申请代码选填“G04”,资助类别选填专项项目,亚类说明选填研究项目,附注说明选填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正文部分按照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人应严格按照本项目指南发布的课题内容撰写,各课题名称应与上述8个课题名称保持完全一致,否则将不予受理

5. 申请人要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和《资金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算表编制说明》等的要求,根据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研究实际需要,编报项目预算。

6.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务必在2024819-20249216期间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总课题提供的整体申请项目承诺函和各课题申请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有关证明信、推荐信和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四、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材料,如材料不完整,将不予接收。联系电话:010-62328591

3.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处

联系人:胡老师 吴老师

电话:010-62327153010-62327152;邮箱:hujm@nsfc.gov.cn

学校科研院联系人:高音,82202227

202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