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部委项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研项目 >> 国家部委项目 >> 正文
关于增补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6年度指南编制专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 11:42 作者: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部 点击量:

为进一步发挥专家支撑科技创新决策咨询作用,提升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年度攻关任务部署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现开展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6年度指南(以下简称“年度指南”)编制专家增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职责及要求

(一)增补专家作为年度指南编制工作的有益补充,负责参与所在方向的年度指南编制、评审及遴选工作。

(二)增补专家不作为专项专家组成员参与整体年度指南的评审遴选工作。

(三)增补专家的聘期从聘任之日起至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6年度项目立项批复之日止。

(四)增补专家不得承担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6年度项目。

二、资格条件

(一)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行端正、学风学术正派,廉洁自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及各项规定。

(二)具有“客观公正、团结奉献”的精神,能够全局思考,维护大局,坚持单位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三)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相关行业的科技规划和产业发展情况,拥有智能电网领域相关技术方向趋势、发展状况的战略视野和把控能力,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或行业影响力。

(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准确把握智能电网重大专项的总体目标和布局,善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体健康、时间充裕,自愿服从智能电网重大专项的工作安排,能够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年龄原则上在60周岁以下。

三、增补专业方向

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与能效提升、电网柔性互联与安全运行、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等四大方向。

(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方向:新能源发电及控制、可再生能源预测与调度、大型发电机及抽蓄机组、氢能与电氢融合、储能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控制、能源基地开发与直流送出、综合能源系统、直流微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

(二)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与能效提升方向:综合能源、智能用电、无线供电、人工智能、碳计量、电力电子、智能传感、信息通信。

(三)电网柔性互联与安全运行方向:电力系统、电网调度运行、电力市场、电网规划、新能源仿真建模、直流与电力电子、通信及自动化、人工智能应用。

(四)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方向:耐电弧触头、导电及超导材料,新型磁性材料,安全高效储能材料,新型传感及功能材料,电力用多物理量微型传感器,电力专用芯片,电力专用高性能计算技术,电网安全防护技术,电力人工智能技术。

四、申报程序

(一)有意向申报的人员须满足上述资格条件和增补专业方向,并于5月14日18:00前将申报信息表(见附件)、个人简历发送科研院联系人。

(二)个人简历形式不限,应包括本人出生日期、学历、职务、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详细介绍相关研究经历,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本人的技术专业水平,包括但不限于承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获得的高层级科技奖励、人才计划或学术类荣誉称号,参与的科技项目示范工程、标准制订情况,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专家担任情况等。个人简历务求真实、言简意赅,原则上不超过2页A4纸。

(三)申报人对申报信息表及个人简历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若发现有虚假、夸大信息,将纳入科研诚信失信记录人员名单。

(四)请确保所留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电子邮件)有效可用,以便后续我们通知进一步补充详细资料及真实性承诺书。

(五)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或逾期申报的不予受理。

(六)联系邮箱:JZC@nea.gov.cn

(七)联系方式:专项办,010-81929236,81929238

(八)学校科研院联系人:高音,82202227

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