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6年度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入库储备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8:02 作者: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部 点击量:

各有关学院: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创新赋能产业能力,增强科技经济效益,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支撑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就开展2026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入库储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政策依据

按照《西安市科技计划体系改革优化方案》(市政办发〔2025〕33号)、《西安市支持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25-2027年)》(市政办发〔2025〕35号)、《西安市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若干措施(2025-2027年)》(市政办发〔2025〕36号)、《西安市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市政办发〔2025〕63号)等政策,开展项目入库储备工作。

二、计划体系(共五类)

A:“技术攻关专项”共布局3大专题7类项目,通过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全面提升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专题

  前资助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攻关项目

(二)“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专题

  前资助类:“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

  后补助类:“揭榜答题”奖补项目。

(三)社会民生领域技术攻关专题

  前资助类:农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医学研究项目、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

B:“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共布局3大专题18类项目,通过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企业主体培育专题

前资助类: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培育项目、瞪羚企业培育项目。

后补助类: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奖补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项目、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升级奖补、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运营绩效考核奖补、规上 企业研发投入奖补项目、研发服务机构奖补项目、科技企业培育认定管理服务机构奖补项目。

 (二)创新平台建设专题

前资助类: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概念验证中心建设项目、中试验证平台建设项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后补助类: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营绩效奖补项目、2026年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评奖补项目、2026年中试验证平台绩效考评奖补项目。

 (三)应用场景建设专题

前资助类:应用场景建设项目。

C:“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专项”共布局3大专题9类项目,通过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

(二)科技人才引育专题

前资助类:2026年高端人才重大创新与攻关项目、2026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2026年青年科技人才项目2026年科技创业人才项目。

后补助类:西安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科技人才平台项目、科技特派员服务奖补项目、西安市外国专家服务站绩效评估奖补项目。

(三)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专题

前资助类:创新街区及科技园区建设项目。

D:“创新生态优化专项”共布局4大专题9类项目,通过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全面提升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题

   后补助类:科技金融融合项目。

  (二)区域协同创新专题

   前资助类:2026年跨区域科技合作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26年跨区域技术合作项目、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支撑项目。

 (三)国际科技合作专题

  后补助类:西安市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平台奖补项目、2026年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四)创新环境建设专题

   前资助类:科普专题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赛事活动及创新环境建设项目。

E:“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专项”共布局3大专题10类项目,通过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题

前资助类: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服务企业项目

后补助类:获得国家、省科技奖励奖补兑现项目。

(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专题

前资助类: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项目、科技成果评价试点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试点项目。

(三)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专题

后补助类:2025年技术转移机构绩效考评项目、2025年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育项目、技术市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奖补项目。

三、入库程序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常态化入库储备,本次集中入库储备时间为2025年10月17日—11月4日(另行发布的项目入库时间另行通知)。

(一)线上填报。各类项目须通过“西安市科技政策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网址:https://data.xast.cn),注册登录后线上填报入库储备信息。

(二)形式审查。填报完成后,涉及推荐单位的(如:区县、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项目归口管理单位等),由推荐单位在管理系统初审通过后提交市科技局审查,并出具正式纸质推荐函和项目汇总表,报送至市科技局业务主管处室。其他项目通过管理系统直接提交市科技局审查。

(三)动态储备。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实行“储备库—项目库”双库管理模式。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纳入储备库,储备库项目通过评审论证及有关程序确认立项后,纳入项目库。

(四)资料报送。立项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在管理系统下载《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及有关附件,打印盖章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报送至市科技局业务主管处室。涉及推荐单位的,推荐单位须审核盖章。未立项项目,无须报送项目纸质材料。


四、入库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须符合《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应当具有实施项目的基础条件和保障能力,诚信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财务会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制度。

(二)项目负责人须为项目申报单位正式在职人员,应当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推广“校招共用”“双导师制”引才育才模式,企业、高校互聘的“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非正式在职人员,提交聘书及关系隶属单位出具的相关文件等证明资料,且保证项目执行期内能在项目申报单位工作的,可在申报单位牵头申报项目。

(三)同一项目不得多头、重复申报;同一项目负责人只能牵头申报一项前资助项目,承担未验收项目的不得重新申报,确保科研人员有充足时间投入研发工作。“西安市科技政策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可自动开展项目查重。

(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大对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申报或承担人才类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可再申报或承担一项“技术攻关专项”的前资助项目。

(五)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须符合西安市科研诚信管理相关要求,自主申报。纳入科技计划失信名单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申报新的项目。

(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高校院所与西安市域内企业联合申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学研协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七)项目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要按照《西安市市级财政资助科研项目专利声明制度实施方案》(西市监发〔2025〕15号)有关要求,认真落实专利声明制度,并对声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八)市科技局将做好政策咨询和服务工作,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并诚恳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市科技局未委托任何服务机构提供项目申报服务(监督电话:86786659)。

五、联系方式

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部:刘鹏    联系电话:82202227

平台建设部(重点实验室)雷浪  联系电话:82201802

如需联系市科技局,请拨打申报指南中的相关科室电话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10月17日


附件:1、技术攻关专项入库储备要求

          2、创新生态优化专项入库储备要求

          3、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专项入库储备要求

          4、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专项入库储备要求

          5、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专项入库储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