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表彰奖励在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形成的重要科技成果,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实施“2025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原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国家科技奖励办社会科技奖励目录编号:0191)分设:创新人物奖、创新成果奖。
1、创新人物奖:主要奖励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中,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科技工作者。
2、创新成果奖:主要奖励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形成的重要科技成果,围绕“四个面向”,特别是在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建造,前沿科技、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所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成果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创新人物奖获奖个人、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经优选评审后可推荐申报国家级奖项。
二、奖项推荐
中国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奖采取推荐制,推荐单位和推荐专家应坚持高标准、严格把关、实事求是、择优推荐的原则。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学研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地方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可推荐企业申报创新人物奖和创新成果奖,每个奖项推荐数量不超过5项;
2、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国家高水平人才,二级教授等专家,可推荐企业申报创新人物奖和创新成果奖,每个奖项推荐数量不超过2项;
3、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国务院国资委所属中央企业等可自荐申报;
学校申报推荐名额为创新人物奖4项、创新成果奖6项
4、申报条件及要求详见附件通知
三、申报程序
1、请各学院汇总本单位申报信息,于8月30日前提交《申报奖项汇总表》(附件2)至科学技术研究院成果与奖励部,因学校名额有限,逾期未提交的将不再受理。
2、中国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奖采取线上申报,申报服务平台地址为https://2025pj.ciur.org.cn/。获得学校推荐资格者将统一分配系统子账号,填报要求详见附件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学校将统一公示奖项申报情况,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3、各奖项需提供纸质申报材料1份(带水印)、申报奖项汇总表1份(附件2)、不涉密证明1份(附件3),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将由学校统一邮寄至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奖励工作办公室,不接受现场提交纸质材料,申报材料不予退还。
4、线上系统填报截止时间:2025年9月15日前,线下材料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9月20日前。
四、联系方式
申报奖项咨询详见附件通知
学校联系人:李栋
电话:82202330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