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标志着自然科学基金委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又迈出新的一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在11月29日的交叉科学高端学术论坛上表示。
当天,自然科学基金委宣布,交叉科学部正式成立。
核心是探索新的科学研究范式
李静海分析,学科交叉融合大势所趋,全球广泛关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科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前沿科学问题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越来越复杂,单一学科的知识、方法、工具等已不足以破解这些重大科学难题,学科交叉研究发展趋势明显,同时学科自身也在动态演变之中。”李静海说,基础研究重大成果的产出也大多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研究特征。不进行学科交叉,没有新的科研范式,重大的科学突破将十分艰难。强化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未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科学资助机构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和挑战。既有思维方式方面的障碍,也有组织方面的困难。李静海说,促进学科交叉是全球研究理事会长期关注的焦点议题,成员之间也经常共同研讨这一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已是各国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共识,自然也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
今年3月,中央编办批准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交叉科学部。
交叉科学部要怎么建,怎样才能让其真正发挥作用?自然科学基金委紧锣密鼓进行了20余次调研。
“经过调研,我们总结出,交叉研究的困局主要有:形成交叉研究文化难、 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资助难、评估交叉研究成果难、获得学界社会认可难等。”陈拥军说,调研得出的启示则包括:问题是交叉研究的目标和驱动、人才是交叉研究的主体和关键,管理是交叉研究的牵引和护航,政策是交叉研究的遵循和保障。
基于调研结果,自然科学基金委明确,交叉科学部要以探索新的科学研究范式,解决重大交叉科学问题为资助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和推动科研范式变革,探索支持交叉研究的新机制,特别要聚焦知识体系中不同知识范畴中的复杂性共性原理和重大复杂科学问题,培育新兴交叉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
“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新的科技突破点,新的研究范式;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基础,孕育独具特色的交叉科学文化,打造引领科学基金发展的‘中国模式’。”陈拥军说。
交叉科学部将创新立项、评价与资助方式,打造我国科学基金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例如,部分类别项目执行“预申请制”,以确保申请质量,部分类别项目引入“学部人员—专家”共同指派的评审机制,等等。“交叉科学部决不能照搬其他科学部的模式,必须进行资助管理创新。”李静海强调。
学科交叉不能拔苗助长
交叉科学部的成立只是开始。正如李静海所说,既要对它充满期待,更要给予包容和支持。
陈拥军说,交叉科学部的成立,满足了在传统学部难以找到归属感的交叉学者们的迫切需求,让在传统学部难以立项的极具交叉特征的项目有了立项的可能性,为传统学部难以促成的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研究提供了平台。
他也坦陈,这一新成立的学部面临诸多挑战,如甄别具有交叉科学研究特点且值得资助的项目、建立对交叉项目的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交叉领域研究的自身规范和价值观、培养具有交叉科学特点的人才和队伍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强调,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能拔苗助长,要防止一哄而上。
“学科交叉的关键在于提出好的研究问题,要实行目标导向。”韩启德说,学部初期要下力气去主动发现并组织好的项目,但更重要的是创造有效的交流平台,发挥纽带作用。
韩启德还建议,要完善学科交叉的同行评议制度,包括评审专家选择、意见申诉、评委培训等制度。
作为科研人员代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认为,学科交叉研究更加需要思想和精神,更加需要相互信任的学术环境,更加需要放弃“三认三不认”的习惯做法。
“学科交叉并非简单地让几个不同学科的人在一起做研究。”赵宇亮说,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思想,“在发达国家,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理念、创新文化这些概念已经融入科学家的行为中,而在我国,还需要启蒙,不仅是对研究者,对政策制定者同样如此。”
赵宇亮还分析,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规章制度建立在层层设防的前提下,“‘俄罗斯套娃’式的政策把科技创新主体给‘套’死了。”他直言,促进学科交叉研究,需要充满信任和宽容的环境。
此外,赵宇亮说,我国学术评价长期遵从的“认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非第一作者单位、非通讯作者”的“三认三不认识”极大阻碍了学科交叉。
“应采用国际通用做法,凡是做出贡献者应一视同仁。”赵宇亮说。
(文中图片由作者操秀英提供)